top of page
Writer's pictureSelene Zhang

90後研零售AI方案 追蹤顧客情緒習慣


要保持市場競爭力,實體零售店紛紛開始數碼轉型,加入人工智能(AI)、大數據及雲端等新科技技術,拓展創新營運模式。一群「90後」男生看準商機,於去年5月成立人工智能公司Dayta,研發名為「Cyclops」的系統,運用AI技術即時分析消費者行為,為實體零售店尋找目標客群,讓線下商店以體驗致勝。

Dayta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屠厚鈞(Patrick)表示,團隊的平均年齡只有24歲,於大學4年級時,他與其他成員曾嘗試創業,研發網上學習平台,可惜反應不佳,但他們選擇從失敗中學習,「從創業過程中發現,有不少客戶對AI有極大興趣,而且AI發展已成全球趨勢。同時,AI在零售業應用亦十分廣泛,因此決定先把目標客戶,選定為零售商。」他們決定把握時機,以七位數字資金再次創業,研發AI方案。

▲「Cyclops」系統將會收集店鋪鏡頭的數據,如客人停留於貨架或產品前的時間及他們的視線角度等,並製作熱圖,讓零售商能調整產品擺放位置。(受訪者提供圖片)

Cyclops今年4月正式在香港市場推出,主要是透過商場或店舖的鏡頭,進行眼球追蹤,收取客戶與產品互動的情況數據,如客人停留於貨架或產品前的時間、客人的視線角度、年齡層及情緒等,製作熱圖(Heat Map),透過AI分析顧客的消費習慣、人流走向,讓零售商能調整產品擺放位置以及銷售策略。

▲ 系統收集數據後,便能分析當日的人流,以助商家部署貨架和宣傳策略。(受訪者提供圖片)

據了解,方案推出市場短短5個月,就已經有逾20間跨國奢侈品牌的香港分店安裝系統,如珠寶品牌及時裝品牌。品牌亦已衝出香港,1個月前正式進入泰國市場。Patrick指出,現時正與泰國的大型品牌合作,已為當地其中100間分店提供方案。

Patrick表示,方案的優勝之處是零售商無需裝置指定的閉路電視,可以直接運用本來設於店舖的鏡頭。用家只需將輸入閉路電視的IP地址,圖像就會傳送到系統,並直接進行分析,大大減輕了設立特製鏡頭的成本。

人臉識別技術的監控問題頻惹爭議,近期更成為大眾關注焦點之一。Patrick解釋,雖然系統會透過閉路電視鏡頭收取顧客購物情況的數據,但保證不會辨識顧客的個人身份。「AI只會透過鏡頭計算到顧客的性別、年齡層、衣着、視綫方向等,無從辨認出該名顧客的個人資料。」他補充,系統不會保留影片,公司亦已遵從歐盟的一般資料保護規範(GDPR)要求,所以對消費者私隱有一定保障。

文章來源:hket

https://inews.hket.com/article/2444158/%E3%80%90%E5%89%B5%E6%A5%AD%E5%85%B5%E5%9C%98%E3%80%9190%E5%BE%8C%E7%A0%94%E9%9B%B6%E5%94%AEAI%E6%96%B9%E6%A1%88%E3%80%80%E8%BF%BD%E8%B9%A4%E9%A1%A7%E5%AE%A2%E6%83%85%E7%B7%92%E7%BF%92%E6%85%A3?mtc=20009

圖片來源:hket


0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