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2018年4月29日,香港] 首屆「創新香港-國際人才嘉年華」(「創新香港」)由香港菁英會、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、港漂圈、獵聘網、香港資訊科技聯會、互聯網專業協會、深圳市海歸協會聨合主辦,將於今日傍晚假亞洲國際博覽館圓滿結束。「創新香港」為期兩日,將全世界的優秀人才及創新企業匯聚在香港,覆蓋150家世界領跑企業。現場舉行香港史上絕無僅有的大型招聘活動和線上招聘活動,吸引香港、外資和中國內地優秀企業進駐,包括騰訊、小米、華為、京東、Tesla、西門子、通用電器等進行職位配對。
有見香港對創新科技人才需求殷切,深明各種發展制約因素,「創新香港」通過主辦集招聘、論壇、工作坊為一體的職業盛會,旨在運用香港中西文化交匯的樞紐地位,以及作為全球領先資本市場、全球外商直接投資和內地企業海外直接投資的跳板,積極為政府、人才、投資者、成熟企業和初創企業創造協同效應,成功打造由香港驅動、惠及大灣區的可持續創新人才生態圈。
「創新香港」除舉行全天候招聘會外,第二日議程繼續舉行另一焦點活動高峰論壇,數十位領袖就政策、科技、經濟、創新、國際等主題進行討論,分享彼此的創新之路,共同創造一個多樣的創新香港。首個環節以「新媒體時代對人才的需求」為題,徐申先生、謝楠先生、夏夢楠先生和吳昊先生在討論中剖析新媒體對人才任用的影響。接著,梁海儀小姐以「由網絡重心至服務重心 - 香港電訊電子錢包方案」為題,專門探討行業發展情況。針對粵港澳大灣區融合問題,張俊勇先生從高峰論壇上從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創建國際創新人才庫」出發,探索優才及專才在人才融合上所發揮的作用。下午舉行最後兩個討論環節均從青年角度出發,其中莊家彬先生、洪爲民教授、張俊勇先生、譚偉豪博士、洗漢迪先生、鄺海翔先生、陳迪源博士、岑迪贊先生、麥騫譽先生、鄒健宏先生、葉嘉興先生、陳家豪先生和黃麗芳女士參與「深港青年創新創業與人才機遇」為題的討論,從多角度審視深港青年面對的創新、創業和事業發展形勢;最後一場專題討論由楊鵬先生主講,以「留學回國那些事」為題,為放洋歸來的大灣區青年提供實用的就業建議。
同時,「創新香港」舉行「2018年最受國際人才歡迎僱主30強」評選,由全球創新人才在線上線下投票,選出最受國際人才歡迎的30家企業。當選企業包括騰訊、網易、阿里巴巴、英國保誠、CSL、TNG、PARADIGM、李群自動化、固高科技、SmartSens、Seasonalife、Insight Robotics、依圖、貓眼電影、出門問問、ePropulsion、客路、小米、華米、商湯科技、斗魚、科大訊飛、唯品會、百度、螞蟻金服、眾安保險、中通快遞、今日頭條和大疆創新(排名不分先後)。
另一方面,為鼓勵大灣區青年積極增強創新技能,「創新香港」舉行「國際程序員大賽」,200名在線上初賽出線的全球精英大學生雲集亞洲國際博覽館,在線技術測評中一決高下。歡迎登入https://www.innovatinghk.com/ ,繼續追蹤「創新香港」的最新消息。
關於「創新香港」
組委會架構
永遠榮譽主席: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節、原全國政協常委、香港廣東各級政協委員聯誼會首席會長戴德豐先生,大紫荊勳賢,GBS,JP
榮譽主席:嘉華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呂耀華先生、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有限公司邱達根先生、香港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洪爲民教授
主席及聯席主席:香港菁英会主席莊家彬先生、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主席吳學明先生
副主席:港漂圈創始人趙磊、鳳凰衛視市場推廣主任郭沛、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主席駱勇、拓撲人才咨詢(國際)有限公司營運總監楊宇女士、港漂圈求職聯合創始人姜禾冰、深圳較真技術有限公司CEO王珩、香港內地學生學者聯合總會主席張一萌、香港易時尚投資集團執行董事陳光浦、中國亞太一帶一路服務中心有限公司副總裁唐陽、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謝曉虹、青年議會副主席王漢杰、在日華人圈會長夏夢楠
組織機構
聯合主辦: 香港菁英會、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、港漂圈、獵聘網、香港資訊科技聯會、互聯網專業協會、深圳市海歸協會
協辦: 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、香港 X 科技創業平台、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、港漂圈求職、香港內地學生學者聯合總會、INSIGHT 視界
贊助商: CSL、Legend Infini、滴滴、復星恆利、華盛資本證券、獵聘網、Everblock
戰略合作: 較真科技、拓撲人才、新華網
支持機構: 新華網、青賢智匯、探探、斑馬書院、香港廣東青年總會
傳媒查詢,請聯絡Mazarine Asia Pacific
陳鳳麗小姐 (電話:+852 3678 0109 / +852 9863 2950;電郵:esther.chan@mazarineap.com)
梁芷晴小姐 (電話:+852 3678 0102/+852 9511 9849;電郵:zita@occhk.com)